OVERVIEW

台灣迪卡儂運動社網站協助用戶預訂運動課程、探索活動資訊,目標是打造一個連結運動機會與同好的流暢平台。本次改版聚焦於優化活動主題頁面與使用流程,提升資訊取得效率與跨平台體驗,讓用戶能順暢地在活動網站與電商平台間切換,並輕鬆完成報名。

[MY ROLE]

UI/UX設計、用戶研究、原型製作、可用性測試、與開發團隊協作

[PERIOD]

1 個月

1 個月

[TOOLS]

CHALLENGE

DESIGN PROCESS

RESEARCH

為了發掘潛在的優化機會,我在正式進入設計階段前,對五家知名電商與訂房旅遊平台進行了深入的競品調研;同時為了維持與全球迪卡儂品牌視覺及風格的一致性,我也研究了法國迪卡儂運動社網站與即將上線的亞太區電商頁面。透過截取並整理各網站的截圖與使用者旅程,觀察競爭對手如何解決相似需求,也在實際互動中評估了可借鑑的改進方向與功能變更。

競爭對手網站的截圖,用於研究分析

基於我從競品分析中獲得的洞察,我歸納出以下幾項關鍵發現:

CTA 漸進式引導:部分電商會在列表頁先顯示「加入購物車」或「立即查看」,並在詳情頁補充更多互動選項;而活動平台則是直接跳轉到報名表單,導致使用者在決策前缺乏足夠資訊

視覺節奏與版位配置:蝦皮/淘寶等電商平台會以大圖+大按鈕的組合吸引使用者注意力,但也引發過度資訊干擾;Airbnb 和法國迪卡儂則透過留白和色塊分隔,讓主要活動訊息更突出

首屏即見核心課程活動卡片:超過 70% 的訪客不會刻意往下滾動,任何關鍵按鈕若被篩選欄遮蔽都會導致報名率下滑

我也與行銷團隊深入討論,了解他們投放付費廣告的目標與檔期活動規則,以及關鍵的衡量指標;接著我收集並分析了廣告素材、電商落地頁和運動社活動頁面,並透過繪製使用者旅程地圖,串連用戶從點擊廣告、訪問落地頁、參與活動到最終下單的完整流程,識別各環節的痛點與改進機會;最後,我將這些洞察與行銷團隊的專案目標對齊,確保後續的設計優化能切實提升轉化率與使用者體驗。

研究使用者整體旅程

IDEATION

我在紙上勾勒出了一些想法。草圖幫助我直觀地了解了活動頁的基本概念,並快速探索了不同的方案。

活動頁框架設計草稿

接下來,我使用 Figma 將紙上的草稿數位化為線框圖,以確認關鍵功能與版位(如 Banner 與活動卡片尺寸、篩選欄位置等)。在對線框圖進行多次迭代後,我透過添加內容、照片、顏色和排版,製作成高保真的 Prototype。

在這個階段,我測試了各種顏色組合和圖片位置的方案。最終的高保真模型與線框看起來有所不同,因為有些方案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。我針對使用效果調整圖示、間距與介面佈局,以提高可用性和美觀度。

Figma 中的 Wireframe 與設計測試

SOLUTION & OUTCOME 🔗 Prototype

SOLUTION & OUTCOME

🔗 Prototype

HIGHLIGHT 1
HIGHLIGHT 1

導覽整合優化跨平台體驗

為解決活動機制複雜性,我將 Hero Section 拆分為兩層資訊架構,透過階層化清楚說明呈現活動流程,並在適當位置加入導流按鈕與文字次要 CTA,讓使用者能從活動頁順暢回到電商平台,降低跳轉阻礙並鼓勵探索更多商品或課程。

此外,我採用兩張錯位排列的 Banner 強化主題曝光,同時擴展了視覺設計的應用範圍。

Figma 中的 Hero Section 設計

HIGHLIGHT 2
HIGHLIGHT 2

強化活動能見度

為了讓使用者一進入網站就能立即看到核心活動資訊並提升報名率,我先透過 Hotjar 及 GA 分析使用者行為,將 Tab bar 移至 Navigation 下方,讓使用者能快速抵達目標頁面;接著將篩選功能置於活動卡片上方,以強化使用流程的連貫性,並同步調整 Hero section 與活動卡片的尺寸,優化整體視覺與資訊佈局。

此外,我也針對行動裝置優化整體排版及互動流程,減少誤觸與資訊過載,確保跨裝置體驗一致且順暢。

Figma 中的活動卡片設計

CONCLUSION & KEY LEARNINGS

在運動社活動頁面改版專案中,我與行銷團隊透過多次專案會議,深入溝通品牌投放目標及各觸點需求,共同梳理使用者從接收到活動資訊、點擊廣告、瀏覽落地頁到最終報名的完整使用者旅程。基於這些洞察,我優化了資訊架構與導流路徑,並設計出直觀且專注於核心功能的頁面,讓使用者能夠快速找到並參與活動。


這是我首次負責結合行銷策略的端到端頁面改版,不僅加深了我對整體使用者旅程的理解,也讓我體會到優秀設計必須兼顧美感、行銷成效與使用者需求。透過這次經驗,我學會了如何在多方利益相關者間建立共識,並透過快速原型與實地驗證,持續優化設計,確保每一次更新都能帶來實質成效。

MORE PROJECTS

Copyright 2025 by Wen TU

Copyright 2025 by Wen TU